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中国召回驻立陶宛大使 台媒担心“圭亚那事件”重演
时间:2021-08-11 08:10:34 / 作者:管理员
分享到:

中国外交部10日下午宣布一项重磅决定:召回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并要求立政府召回驻中国大使。中国作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是“立陶宛政府不顾中方反复交涉、晓以利害,宣布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在观察人士看来,中国此举既让人感到意外,也在情理之中。意外是因为,在中国的对外交往史上,“召回大使”的做法极为罕见,上一次中国这么做还是26年前。但由于立陶宛过去一段时间的作为已触犯到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出手惩罚也被认为是势所必然。作为一个人口仅约280万的波罗的海小国,立陶宛出于各种动机冲到反华一线,接二连三与台湾勾连,突破不进行“官方往来”的底线。有评论称,中国这次用具体行动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并展现出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决心。多名国际问题专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若未来立陶宛仍继续“挑战”中国,不排除出现两国断交的局面,接下来就看立陶宛能否及时“纠错”了。专家认为,中国借此对其他一些国家也发出“不要错判形势”的警告,对台当局也是一个震慑,正如国台办发言人10日所说:勾连外部势力进行谋“独”挑衅,只能自食恶果!

“我们敦促立方立即纠正错误决定”

中国外交部官网10日刊登“外交部发言人就中方决定召回驻立陶宛大使发表谈话”新闻稿称,近一段时间,立陶宛政府不顾中方反复交涉、晓以利害,宣布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决定召回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并要求立政府召回驻中国大使。

“我们敦促立方立即纠正错误决定,采取切实措施,消除恶劣影响,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发言人称,“我们也正告台湾当局,‘台独’是死路一条,图谋在国际上搞分裂活动绝对不会得逞。”

“在围绕台湾的争执中,中国要求立陶宛召回大使。”路透社10日称,上个月,台“外交部”宣称将在立陶宛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这是其在欧洲国家设立的第一个以“台湾”为名的代表处,通常使用的是“台北”。报道称,此前北京已经谴责了台当局的决定,现在更进一步用具体行动来表达愤怒。

据台媒报道,当时立陶宛外交部发布新闻稿,也以“国家”称呼台湾,表示将在今秋在台设“办事处”。中国方面则敦促立陶宛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10日,立陶宛外交部迅速回应,一方面“表示遗憾”,一方面“重申”决心遵照一个中国原则,同欧盟及世界其他地区国家一样与台湾建立互利关系。“我们正在思考下一步。”立外长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宣布召回大使前,中国驻立陶宛大使申知非于8月7日在立陶宛《共和国报》上发表署名文章,指出立陶宛政府屡次在台湾问题上公然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国际关系准则,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干扰了中国统一进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刘作奎1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外交上来讲,召回大使是严重程度很高的一种行动。很显然,中国对立陶宛近期的行为予以了力度极大的反击。他表示,立陶宛允许民进党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比此前捷克议员访问台湾还要更严重,因为议员不能代表政府行为,而立陶宛这次则是毫无疑问的政府行为,因此,中方的反击力度在意料之中。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立陶宛在台湾问题上触犯到的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已直接影响到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中方召回大使的举动意在向立方传递“绝不接受”的明确态度。这一举动在中国外交的历史上非常少见,也说明两国关系已遇到严重挫折。

中国“前所未有的举动”

在中国的对外关系史上,因与某国关系紧张而召回大使的情况极少。1966年,由于印度尼西亚国内出现反华潮,中国召回大使。次年,两国进一步走向断交。上世纪80年代,荷兰政府批准售台潜艇,中国召回大使。1981年5月,中荷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

最近一次是1995年,克林顿政府允许李登辉以访问母校名义至美国逗留并发表政治演说,致使中美关系遭受重大挫折。中国作出强烈反应,主动停止原定的高层官员访问和接触,并以述职名义召回时任驻美大使李道豫。

“立陶宛激怒中国,”德国新闻电视台10日评论道,尽管中方多次表态并概述可能出现的后果,立政府仍决定允许台当局设立一个以“台湾”命名的代表处。不过,中国最新的决定并不意味着两国外交关系的终结。

“这是中国前所未有的举动。”俄罗斯《观点报》10日援引俄汉学家瓦维洛夫的话说,此前中国几乎没怎么将召回大使用作外交工具,这进一步证明,中国外交变得更加果断,更加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立场。美国彭博社称,中国“划出红线”,向其他寻求与台湾发展更“正式”关系的国家发出“罕见”警告。

有分析称,过去几年,立陶宛一直在向台湾靠拢,特别是去年10月大选后,立新政府承诺推动“以价值观为基础的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对台关系。除了计划与台湾互设新机构,立陶宛还是欧盟国家中第一个宣布捐赠疫苗给台湾的国家。

崔洪建表示,中立关系的变化和当前中欧关系遇到的困难与挑战有一定联系,但也有诸多不同之处。他解释说,立陶宛近期对华态度改变,最主要原因是其国内政治变化与国际地缘变化产生“共振”,即立陶宛新政府在执政后对地缘政治的判断发生变化,再加上拜登政府上台后对其施加了影响。

刘作奎认为,倘若接下来立陶宛仍不断绝与台当局的相关往来,中立关系就很难改善。此前立陶宛并未有什么弥合分歧的举措,反而试图升级事态,假如这样的行为越来越多,未来不排除两国断交的可能。

至于欧盟的反应,崔洪建表示,部分国家可能会对立陶宛表达某种支持,但其他国家不会认同在涉台问题上采用立陶宛的方式,预计欧盟不会在短期内形成统一立场。

台担心“圭亚那事件”重演

大陆的出手也让台湾岛内震动。台湾《联合报》称,大陆外交部官网发布新闻稿,痛批立陶宛政府公然违背两国建交公报精神。《旺报》称,“追溯中方前次召回驻外大使,也与台湾有关,为1995年李登辉访美。”台“外交部”发言人欧江安10日表示,会密切关注后续发展,“立陶宛捍卫国家尊严与自由理念的坚定意志令人敬佩”。

据台湾《自由时报》报道,有绿营人士发起“一人一句力挺立陶宛”活动。该媒体报道立陶宛外交部10日的声明时称“挺住了!”台“报橘”网站则拿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长阿多梅纳斯前不久对台媒讲的话壮胆,阿多梅纳斯当时称,不怕北京施压,“跟以前的苏联比,中国算是十分温和”。

据台“新头壳”网站报道,台“时代力量”国际部主任刘仕杰认为,接下来,立陶宛的案例与决定会成为台湾在欧洲“外交”战场的指标,最糟的情形是立陶宛没办法扛住压力,最后重演圭亚那事件。

路透社10日也提到这一事件。今年2月,台当局公布“外交新突破”,在圭亚那设“台湾办公室”,但一天后就传出圭亚那决定终止该协议的消息。

而在专注于台海关系的复旦大学教授信强看来,中方召回驻立陶宛大使的举动除考虑中立双边关系外,也有警告其他一些国家不要错判形势、步立陶宛后尘的意味。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同时也是对美国政府的一次表态。”就在10日,美“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孙晓雅与台“总统”蔡英文会面,称台美关系正处于巅峰,是史上最佳,希望未来能强化并拓展台美关系。


台当局寻求拓展所谓国际空间的路注定行不通。法新社10日报道了台当局不满入围威尼斯电影节的台湾影片被主办方标注出自“Chinese Taipei(中国台北)”一事。有岛内媒体提到,台湾刚刚“被迫”以“Chinese Taipei”参加东京奥运会。美联社10日称,自苏联解体后,台湾寻求与东欧国家建立关系,大陆则利用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和外交影响力,确保这种关系只是非官方的。报道还称,台湾的“邦交国”已减少到只有15个。除了不断加大外交压力,大陆也在台湾周围派出战机和军舰。

“我要再次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0日表示,“我们正告民进党当局,勾连外部势力进行谋‘独’挑衅,只能自食恶果。”


相关文章

中国基层新闻网 中国基层新闻网 中国基层新闻网 中国基层新闻网

网站概况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合作伙伴

视点周刊报道新闻中心